新闻中心


  

7月6日科技日报发表题为“绘就农村医疗卫生信息化蓝图”的专题报道

公司新闻 2011-07-06

日前,科技日报发表了标题为“绘就农村医疗卫生信息化蓝图”,副标题为“湖南省安仁县区域卫生信息化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专题报道。安仁县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是由天健公司承建,“解放军总医院与湖南省卫生厅合作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专项”项目。报道称,该项目的实施解决了当地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当地百姓看病带来了实惠。报道中详细介绍了安仁县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在建设中得到了天健源达的大力支持。科技日报评价安仁自上而下着手农村医疗信息化建设,为农村卫生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科技日报原文如下:

解放军总医院与湖南省卫生厅合作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专项
绘就农村医疗卫生信息化蓝图
——湖南省安仁县区域卫生信息化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本报记者 蒋秀娟

6月21日,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雅瑜、湖南省卫生厅厅长张健、卫生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高燕婕、解放军总医院医务部副主任江朝光、郴州市人大主任钟本强等出席启动仪式。

湖南省人大副主任肖雅瑜、卫生厅厅长张健在安仁县委书记袁卫祥陪同下视察渡口乡卫生院。

 

这里,曾是全省有名的贫困县,交通不便、乡村闭塞、百姓穷困。这里,身处穷乡僻壤,医疗水平落后、用医资源紧缺、百姓就医困难。

而今,这儿一排排小厂房掩映山间,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这儿盖起了自己的金融中心,成了全国农村医疗信息化改革的前沿阵地。

这就是湖南省南部边陲的一个小县城——郴州市安仁县。

2011621日,对于革命老区安仁县来说,是一个有着跨时代意义的日子。

这一天,安仁县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启用。安仁县完成了县、乡、村一体化,医疗、预防、保健、公卫、疾控、管理全覆盖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为老百姓就医带来了极大方便,使县、乡、村的医疗卫生发展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作出了示范。

这一天,安仁掀开了它历史新的一页,向着农村数字化——城乡一体化方向快速迈进……

第一篇  首都医疗资源来到贫困小山村 

安仁建成了国内首个以提高农村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水平、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为目标的县、乡、村一体化县域卫生信息化示范县,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可移植、可推广的区域环境下县域卫生信息化集成系统,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卫生事业探索了一条成功之路。

身处农村,享受三甲待遇

622日,记者来到安仁县人民医院,看到了奇怪的一幕:这里的挂号窗口人不多,而许多病人一进来就直奔大厅中央协同医疗服务台,然后就被分配到各自的候诊室了。有的病人一进门就去自助服务区持卡挂号,也不去挂号窗口。

记者问起一位前来看病的女士,她告诉记者,她是昨天在乡卫生院刚看完病,今天来县医院做深入检查的。其实我已经通过乡卫生院医生网上转诊了,到了这里就不用再挂号了。

安仁县制有的一种协同医疗卡,病人持卡不仅在医院各个环节一卡通行,在全县所有医院机构也可一卡通行。协同医疗服务台一边承担了为全县21个乡镇卫生院和各医院的转诊病人提供智能化服务的工作,一边免费为本院诊治不了的病人提供全国预约挂号服务。

门诊大厅东边,记者看到,这里有一个自助服务区,内设四台机器,分别可以进行自助挂号持医疗卡打印报告医风医德评价

记者来到三楼的病房区,这就是张文生一直挂在嘴边的数字化病区。张文生是安仁县人民医院院长。据他介绍,过去护士工作,仅抄写医嘱、写护士病历等方面就占用了很长时间。而实施数字化病区后,医生、护士可在病房通过临床移动医生信息系统临床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调阅病人就诊信息,通过PDA(掌上电脑)进行病情记录、下处方开药等,将医疗服务延伸至了病人床头。而护士从繁琐的文书工作中解脱出来后,也有了更多的时间与病人交流,给了病人更多的照顾和关怀。患者出院后的救治信息也将自动归入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并实现全县范围内信息共享和实时调阅。

不仅如此,整个医院门诊病人从挂号、候诊、就诊,到检查、交费、取药等都已经实现了就医全过程数字化流程。

改善民生,关键为老百姓办实事

617日,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郭渝成少将风尘仆仆来到安仁,对于这个在医疗信息化建设上第一个敢吃螃蟹的贫困县表示要一睹为先。她亲自与解放军总医院远程医学中心进行了视频交流和对接,清晰的画面和通话,就好像在身边。郭渝成高兴地表示,安仁县的远程医疗确实已经走到了全国县单位的前面。

以前我们的老百姓在自己家门口看病都是很不踏实的,毕竟偏远贫困地区县、乡、村的医疗水平十分有限,然而受经济、交通的限制,他们又不得不接受现实。王建球感言,“而如今我们能直接和解放军总医院的专家们远程会诊,一个普通的农民能够足不出户享受到首都的医疗待遇,这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农村医疗信息化的建设,让我们的老百姓感受到了党春风般的温暖。” 

医院实现医疗数字化后,张文生表示:所有的信息都可以直接网上查询,病人情况怎样、药房情况怎样、病人对医生的评价怎样、医生的出勤率如何等等我们直接从网上就可以查看,管理效率有了大大提升。其实最主要是病人得实惠。老百姓通过远程会诊就能直接得到大医院的专家诊断,成本相对要低很多;而如果要外出到大医院就医,他们在村卫生室就可以预约挂号;医疗信息化同样也实现了药品价格公开,任何信息都可以网上查询,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度提高了,有助于缓解医患矛盾。

他坦言:我们是贫困县的医院,政府不可能给予很多补助,而只有通过数字化手段才能使医院效率提高、支出成本降低。前来看病的老百姓越来越多了,医院的收入也增加了,进而可以进一步降低老百姓的看病成本。如今,老百姓看病住院只需承担自付费部分,大部分的医疗费可以走国家补贴的新农合,有时候看病只交几块钱就可以了。

有了医疗信息化手段后,病人可以在大医院就医、在村卫生室康复。我们可以通过查看电子健康档案的医疗记录,了解病人在上级医院就医和用药情况,这样能帮助我们了解情况、学习知识、帮助康复,也大大节省农民的医疗支出。对于医疗信息化,渡口乡松林村卫生室刘洁医生有着更多的期待,松林村远离县城,平时百姓进进出出交通不是很便利,一般有了病也只能在村卫生室拿些药,没法做更深入的检查。实在是严重的病,就得走上几十里地去县医院看病。如果以后在这里也能实现远程医疗,不知道对村民们来说将会有多方便。

解决了老百姓的就医难问题,其意义不亚于解决老百姓吃不饱饭的问题。王建球坦言。据介绍,安仁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取得成功之后,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明显缓解。据初步调查分析,每年因减少重复检查,减少外出求医各项成本消耗及全县医疗卫生机构节能耗材等可节约1500万元以上,产生了巨大社会经济效益。

健康管理,让老百姓人均寿命提高

621日,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雅瑜参加了安仁县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启用仪式。在参观县、乡、村的信息化医疗手段时,不简单是他频频发出的感慨。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好奇,所有病人的病历都可以上网随时查看?”“村里医生用起电脑来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信息化对于公卫和疾控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如今,安仁县已通过医疗健康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县域范围内所有县、乡、村卫生机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同时,系统设计了县乡村一体化的三级管理四级应用模式。三级平台互联互通,使其达到精细化管理、可视化交流、数字化监控、智能化预警和上下联动,形成县、乡、村一体化运行机制。

系统为全县居民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对所有慢病、急病、传染病能够实时监管和预警,对于政府了解每一个老百姓的健康状况和急病发生动态,从而掌握全县人民的健康水平,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这个平台直接把触角深到了最偏僻的农村和每一个村民,对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预警、预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医疗卫生信息化专家、解放军总医院医务部副主任江朝光说。

湖南省卫生厅厅长张健已是多次考察安仁县的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这个项目是经过他的手批的,就像自己的孩子,看到安仁模式一点一点发展到圆满成功,由衷地感到欣慰。他认为,区域卫生信息化主要把握四个目标:一是要便民惠民,方便居民就医。二是要管得住,辖区内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都要能管住。到底指管到每一个居民的健康档案,到边指辖区内所有的市、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三是系统自动生成的各类数据,既要全又要准确,否则会影响政府决策。四是各级各类用户都要好用。政府领导、普通管理人员、医生、护士、医技人员都要好用,才能提高效率效益。如今,这四个目标安仁都实现了。张健高兴地说。

县城关镇医院院长周安春告诉记者,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他们会经常定期随访到户,对病人进行体检和用药指导。全民健康管理平台实现了对全县居民健康管理、慢病管理,为亚健康人群提供健康服务,并建立健康管理机制,这对于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大病可及时得到解决,慢病可做好提前预防和治疗。以此推测,老百姓的人均寿命提高2—3岁是有可能的。张文生说。

第二篇  自上而下着手农村医疗信息化建设

安仁医疗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是基层党委、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强有力的举措,也是关注民生,缩短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不同收入人群之间获得医疗卫生服务差距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科技部立项,为农村信息化铺路

2005—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数次强调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提出推进农村信息化,积极支持农村电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的指导方针,并将这一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国家重大战略性规划。

这些消息尤如一夜春风,让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都为之欢欣鼓舞。

此时,科技部正在积极部署,提出了多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大课题。也许科技部的设计者们并不知道,2008年,他们提出的一个课题一度让江朝光兴奋了几天几夜。

解决农村最基层老百姓的就医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和政府关注、研究和探索的一个方向。中央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指示出来之后,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积极有效地参与并有所贡献。而科技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农村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关键技术集成研究项目的提出无疑让我们找到了机会,也看到了农村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曙光。江朝光说。

他认为,信息化手段用于农村医疗建设无疑是深化农村医疗改革、加速农村现代化建设最有益的探索。有什么能够比信息化手段更有效、更快速、更低成本地解决农村医疗资源不足、医疗手段落后的问题呢?

而远在3000公里之外的王建球,此时正在为解决农村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犯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医改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水平,切实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安仁县委、县政府认真研究信息时代国内外医疗卫生发展的形势和本地实际情况,认为医疗卫生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数字化,要尽快解决安仁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问题,只能从数字化寻找出路。王建球回忆说。

一次偶然的机会,由解放军总医院卫生信息化专家陈运奇搭桥,大家凑在一起商定解放军总医院与湖南省卫生厅合作承担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农村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关键技术集成研究课题,共同在安仁实施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化示范项目建设。

一个愿,一个愿,湖南省卫生厅厅长张健最后一锤定音,为安仁实施区域卫生信息化试点示范建设定了调。

上下协同,播种卫生信息化试验田

调是定下来了,可所有参与这件事的人都清楚,要在一个处于偏远山区的贫困县里建设覆盖县、乡、村的医疗信息化网络,无论资金、技术上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显然,科技部给予的课题经费支持还远远不够。

创造力总是在实践中迸发出来的。即便经费不足,我们也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圆满地完成这个课题,并且争取能够创造一个农村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模式来。课题组组长江朝光说。

一直奔跑在卫生信息化一线的陈运奇自告奋勇站了出来:这个事我来协办。

这时候,他脑子里闪过几个与解放军总医院合作多年的好伙伴——天健源达以及中成卫星、湖南凯歌、苏州科达等一批实力雄厚的IT企业。然而,他心里也没有底,自己揽过来的这个烫手山芋到底需要多少资金、技术投入,自己能拉来多少赞助

天健源达是我国最早从事医疗卫生信息化的企业,曾经因72小时建成北京防治SARS小汤山数字化医院而名声大噪,也曾为政府和部队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做出过许多贡献。陈运奇心里清楚,拉住天健,安仁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架构就有了。然而令陈运奇惊讶的是,明知道这不仅是个赔本的买卖,而且有可能是个无底洞,天健总经理姜跃滨无半句推辞十分爽快就答应了。

姜跃滨坦言,他并不是算不过这笔账。只是,他也很清楚,这是在为我国农村卫生信息化探路。这件事情的成功,将让广大农村地区、无数农民百姓享有和城里人一样的医疗待遇,无疑是一件泽被后人、意义深远的大事。

为此,天健无偿贡献了拥有自己自主知识产权的全部软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系统进行整改和重新开发。不仅如此,天健更是派出其最精干的实施团队日夜奋战在乡、村一线。最多的时候,我们一来就来了50多人。天健区域卫生事业部总经理牟延军告诉记者。

其实,不光是IT企业们无私无畏的帮助,安仁县从县委领导班子到全体卫生工作者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安仁县成立了以县长王建球为首,江朝光、陈运奇为顾问的项目领导小组;包括卫生、社保、医保、新农和、银行、电信、公安等有关部门都积极地参与了进来;卫生局、医院、乡镇卫生院等所有系统使用人员都长期坚持在一线全力协助。

安仁县卫生局局长贺利群坦言,在刚开始接到任务时,心里十分没底。陈运奇主任带着我去解放军总医院参观,我一看技术这么先进、设施这么完善,要放到我们这个贫困县来做是不是天方夜谭

然而,真正做起来的时候,贺利群便一发不可收拾了,并且越干越有劲,越干越自信。

我们到过许多地方考察,和各个层次的医院都有过很多交流,看到别人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我们就借鉴,移植过来。我们曾将子长县的药品配送监管系统和稊归县的新农合即付即报系统等先进做法和经验引入了我县,为我县构建数字化长效支撑体系和运行机制发挥了重要借鉴作用。贺利群说。

许多人没有预料仅仅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就建成了覆盖全县、乡、村的数字化医疗系统。我刚接触到这个的时候还以为可能用几年都完不成呢。负责具体工作的卫生局沈哲副局长说。

事实上,沈哲是在自己每天的加班加点中把时间给淡忘了。脑子里就是想怎么做好这个事。沈哲说。似乎不久前劝说老医生学电脑、教医生们用电脑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似乎为解决网页连接问题几天几夜睡不着觉的感受还犹存于心;似乎从县领导到地区村医誓师医疗信息化的豪言壮语还响在耳畔。

安仁模式,为农村卫生信息化奠基

安仁的县域卫生信息集成系统,不仅实现了卫生部提出的六大功能目标,而且还进一步扩展了功能,形成了十大功能特征,包括:便民惠民服务平台、医疗健康信息共享平台、远程医学会诊平台、精细化管理平台、医疗保障支撑平台、公卫与疾控预警平台、全民健康管理平台、视频监控与应急指挥平台、医德医风自助评价平台、医学知识传播平台(数字医学图书馆)。

我们引进解放军总后卫生部人民军医出版社出品的数字医学图书馆后,全县各级医疗卫生人员都可网上无偿阅览电子医学图书、期刊和数据库,彻底解决了县、乡、村医生缺少资料和学习问题。张文生说,另外,由于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健康信息可以共享,这也大大提高了乡村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水平。比如我们乡、村的医生,有的病以前没有接触过,不知道怎么给药,而通过网上查看以往大医院的诊断情况和用药情况,他以后再碰到类似的病情就知道怎么用药了。

据了解,安仁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如今已实现了县城4个医院数字化、全县21个乡镇卫生院和218个村卫生室的数字化,为全县43万城乡居民60%以上建立了符合卫生部标准的电子健康档案,初步实现了全县医疗一卡通,建立了全县所有医疗机构互联互通的集成平台和县、乡、村三级管理四级应用平台。

该项目的实施是关注民生,缩短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不同收入人群之间获得医疗卫生服务差距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把安仁建设成一个全方位的卫生数字化县,使安仁模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卫生数字化示范县,对于深化农村医改,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有重大意义。一直活跃在全国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两次亲临安仁县指导的卫生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高燕婕表示。

安仁县县委书记袁卫祥说:无论哪个地区做区域卫生信息化,都会遇到很多困难。要想取得成功,首先最关键是要记住这是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精神、加快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措施,是政府重要的民生工程。只要真正站在老百姓需求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安仁,用了一年的时间,在医疗信息化道路上高速奔跑,使全县农村的医疗信息化水平走到了全国先进行列。安仁模式的建立,已为全国在县级板块上大力推广区域卫生信息化工程建设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同时也为医改之路做出了示范。这一年,安仁县群众满意度评价排名由前一年的省第33位跃入全省第4位、全市第19位跃入全市第1位。

安仁县域卫生信息化集成系统十大功能平台

便民惠民服务平台  实现了卫生部提出的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信息公开,智能化自助式预约挂号、排队叫号、报告单打印、满意度评价和投诉等信息便民惠民服务平台。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健康信息共享平台  科学解决区域卫生信息化必须解决的调阅、转诊、归档、共享、会诊、管理、标识、结算等关键技术问题,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共享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形成县医院之间、县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之间的分工合作协同医疗机制。 

城乡协同远程医学平台  成功建立了以县医院为中心,下联所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上联北京、长沙大医院的远程医学会诊,还能进行远程会议、远程医学教育和远程心电监测与诊断系统,为城乡协同医疗搭建了可靠平台。

精细化管理平台  通过建立县政府数字化工作平台实现了对全县医疗、预防、保健、公卫、疾控、管理等全覆盖;县医院数字化工作平台实现了对全院医疗、护理、质控、药品供应、经费结算等管理全覆盖;乡镇卫生院数字化工作平台实现对全乡镇的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档案)、公卫、疾控等日常工作全覆盖。村卫生室作为乡镇卫生院的下属机构有限使用乡镇卫生院的工作平台。三级平台互联互通,使其达到精细化管理、可视化监管、数字化监控、智能化预警以及上下联动和应急指挥,形成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机制。

医疗保障支撑平台  在全县范围内初步实现了医保、新农合即时结算一卡通行,具备了异地结算和身份识别的能力;还建立了基本药物统一配送实时监管子系统。

全民健康管理平台  实现对全县居民健康管理、慢病管理,为亚健康人群提供健康服务,并建立健康管理机制,以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

公卫与疾控预警平台  集成了医疗、预防、保健、公卫、疾控等所有信息,每天自动分析、智能发布到有关领导手机,使领导随时可以发现异常情况。

视频监控与应急指挥平台  应急指挥系统联通了全县所有医院和21个乡镇卫生院,政府机关在办公桌上可以随时视频巡查,一旦发现疫情,可及时实施指挥。

医德医风自助评价平台  医德医风系统的应用,为门诊病人、住院病人、出院病人和监管人员提供了智能化评价,使医院和政府在办公室就可以实时得到全县人民对医疗行业的意见,全面掌握全县医德医风情况,及时发现表彰好人好事,批评不良风气。

医学知识传播平台(数字医学图书馆)  引进了价值百万、十几亿文字的电子医学图书、期刊、数据库,充分解决了乡村医师急需的医学科技知识,对于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素质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详细报道请登录科技日报官方网站查看。